資訊中心
近日,全國測量標志保護工作座談會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。中國自然資源報社記者從會上獲悉,近3年來,自然資源部門通過完善制度、健全機制、創新舉措,加大工作力度,著力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,一舉扭轉了測量標志保護長期弱化局面,測量標志保護工作全面向好。
測量標志是服務經濟建設、國防建設、社會發展、生態文明建設、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設施,是我國現代測繪基準的重要載體,在維護國家測繪基準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目前,全國仍有數十萬座水準點、重力點、衛星定位點等多種類型的永久性測量標志在用,基于這些測量標志每年向自然資源、水利、交通、電力等行業用戶提供十多萬點成果數據?! ?
然而,近些年,由于對測量標志保護認識不統一,全國測量標志保護工作普遍存在重視不夠、能力不足、保護不力等問題,測量標志保護工作整體上呈現弱化趨勢,測量標志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損毀嚴重,保護工作形勢十分嚴峻?! ?
自然資源部組建后,部黨組高度重視測量標志保護工作,重點開展了四方面工作,測量標志保護取得了積極成效?!?
一是完善政策制度、健全工作機制,搭建新時期測量標志保護工作的“四梁八柱”。印發《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測量標志保護工作的通知》,編制《國家級測量標志分類保護方案》,提出新形勢下測量標志保護工作重點任務和舉措,進一步明確屬地化管理機制,建立分類保護制度,優化了委托保管機制。各地結合工作實際對測量標志保護相關政策制度進行完善,為加強測量標志保護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?! ?
二是加大工作力度,積極推動測量標志委托保管、巡(普)查、維護等工作。多地將相關工作任務納入基礎測繪等專項規劃,加大對測量標志巡查維護等工作的投入。初步統計,近3年來全國共投入測量標志保護經費超過1.6億元。北京、吉林、遼寧、江蘇等地還委托專業技術單位承擔測量標志常態化巡查維護?! ?
三是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。自然資源部組織編制了《全國測量標志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規范》,統一了測量標志管理數據標準,建設了全國測量標志管理信息系統,并在廣東、福建、云南等地完成了試點應用。該系統自2022年7月上線試運行以來,全國已累計錄入測量標志管理信息18.7萬條,完成測量標志巡查6.6萬座,預計今年年底前查清全國測量標志底數?! ?
四是深化改革,創新測量標志保護工作舉措。各地認真落實屬地管理、分類保護、委托保管等改革要求,扎實開展管理模式和保護措施的探索創新,取得了積極進展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江蘇等地將測量標志保護與空間規劃、用地審批等業務協同推進;上海、江蘇開展測量標志網格化管理;浙江全面啟動了測量標志保護機制改革,在量化賦分分類、統一賦碼管理、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。